为什么大多数人总是“拒绝承认别人优秀”?

2020 年 01 月 15 日

阅读量:0

正文共 2974 字,预计阅读时间 15 分钟

banner

在 20 岁之前,我几乎从不夸赞别人。

事实上,我们每个人身边,从小到大都不缺这种人。先不要急于否认你是这种人。

“嫉妒”这个词,是每一个接受过中国式教育、经历过中国式关系熏陶的中国人都具备的明显特质。

我并不是说中国人的素质差。美国人、欧洲人和日本人同样会有嫉妒。嫉妒是人性的特征,从匹夫到圣贤都不能免俗。只不过每个人的心境不同,表现形式也不同。

前段时间,妹妹数学考试得了 98 分,从全班五十多个人五十多张嘴里,能听到这样几个声音。“考的分数可真高啊,不会是抄的吧?”虽然他们明知道 98 分已经是最高分了,抄谁的呢?可这就是某些人的本能反应。一般的小孩子是不会掩饰自己的心情的,他们就喜欢把他认为的东西说出来,不吐不快,也不管是不是恶语伤人。

稍微聪明一点的小孩子就不会怀疑妹妹是抄的,他们有着另一套在他们眼里看起来“合理”的说辞,“分数那么高,肯定是作弊!”。“作弊”比起“抄袭”,听起来确实会更加“合理”。

再聪明一点的孩子就会说,“你可真了不起,下次我有不会的数学题可要请教一下你哦。”

真正了解妹妹的闺蜜,才知道这 98 分是怎么来的。

如果这群孩子长大后没有太大的改变,那么你不难想象出他们最终的结局。

学生时代的打架,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小事,口交争执,最终升华成校园暴力。老师处理起这种事情,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“一个巴掌拍不响”。

确实是这样,在好学生眼里,我靠实力取得的优秀,你凭什么质疑我?既然你质疑我,否认我的努力和优秀,那就是对我最大的侮辱,我不计代价也要让你付出代价。所以有时候先动手的确实不是坏学生,而是那些不愿受委屈的好学生。

等后来,我们慢慢长大,经历的事多了,自然而然懂了些许道理。很多人开始很蛮横,吃的亏越来越多,终归是学会了收敛,不再口无遮拦,不再惹人厌烦。但这只是被社会推动着的形式上的成长。并不是不嫉妒,而是把这个嫉妒放在心里了,不表现出来。明眼人仍然能看出来。

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小区里四五十岁的大妈们。模拟一段她们见面打招呼的场景。

“张姐,您这件大衣可真好看,和您特别搭。”。

“我这件貂皮大衣是我儿子从美国买来的,好几千呢!”。

“真好,真好。您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。”

打完招呼,走远了接着就翻白眼。

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大妈都这样。只不过六七十年代的人们,文化水平大都有限,加上到了更年期,心理上多少都有些问题。没走出来的,嫉妒心更重了。拼命掩饰嫉妒的样子,真的特别好笑。

实际上,她们心里都清楚,这是嫉妒。同时她们也明白,自己不是小孩子,不能像小孩子一样把嫉妒直接甩出来,那会很丢人。

“炫耀”,是引起嫉妒的一个根源。但不幸,炫耀和嫉妒一样,属于人性的一部分。

真正的高手,是看淡,接近不在乎的看淡。将“炫耀之心”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
表达自我是好事,但前提是不能引起他人不适。

克制嫉妒最好的办法,就是修心。

美国人也会嫉妒,但他们的腰板挺得直。他们的嫉妒很激烈,甚至会直接发起挑战。但随后,就会为胜利者欢呼。以前他们也存在过歧视,种族歧视、地域歧视、性别歧视。不过现在好多了。他们仍会歧视,但只歧视异类。

李小龙很厉害,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。从此不再有东亚病夫。

阿里很厉害,赢得了白人的尊重。从此黑人也有了应有的社会地位。

当然这些都是相对而言,上百年的历史原因不会因为几个伟大的人出现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反观自诩礼仪之邦的中国,仍然存在地域歧视。在聚会上,如果你说是“河南人”,仍会有些不知死活的家伙问你“你会不会偷井盖?”之类的话。你有选择,一拳打到他的脸上,或者尴尬的笑一笑。

中国的法律制度特别复杂,经过这么多年修修改改,至今仍有许多漏洞,所以也只敢说是相对健全的法律。但是只要你敢打架斗殴,无论什么原因,它都一定能让你面对 15 天以上的刑拘,或者支付 5000 到 30 万不等的赔偿。

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仁义礼智信,有几个人做得到?留给我们的《道德经》,有几个人认真读过?

既然你没办法让别人变得高素质,那么唯有提高自己的素质。然后像绕着恶犬一样绕开那些粗鲁无礼之徒。

现在仍有些心怀偏见的人嘲笑日本人喜欢跪着,可是就在 100 年以前的中国,哪个人去官府打场官司见个芝麻小的官不是一样需要下跪?

中国人站起来没多久,为什么就有人觉得自己站得很高了呢?

有时候,我们连被嫉妒的资格都没有,只能接受嘲笑和讽刺。因为有些人压根就没把我们和他放在对等的地位上。他把我们看的太低了,简直是看扁了。他觉得自己高高在上,可他却忽略了,所有为了显得高级而刻意掩饰的高级是最高级的不高级。

被嘲笑和讽刺,并不是最让人难受的。因为也许我们就是不够优秀,就是不够努力,就是很差,就是社会上最无用的那批人。

可是当有一天,用父母没日没夜赚来的血汗钱,拼尽全力,用名列前茅的傲人成绩,考上了 211、985,你以为你终于可以赢得尊重了。可仍有人嫌弃你是农村人,仍有人嫌弃你穿的衣服土、嫌弃你不懂得化妆、嫌弃你身材胖。

大学生的嫉妒,是最恶心的。

其实他们嫉妒的是你的成绩,但她们却会拿你不擅长的其它东西来恶心你。

等你费尽力气学会了穿搭、学会了化妆,养成了跑步健身的习惯,身材也瘦下来了。她们又开始炫耀她们的家境,炫耀她们的男朋友。

二十岁左右的人,年轻气盛,特别是有些穷人家的孩子,自尊心更是强到可怕。有时甚至非得逼的闹出人命,双方前途尽毁,才算结束。也有些穷人家的孩子,本来有着相对光明的前途,却被一些道貌岸然的老师、领导用各种条件威逼利诱,走到了截然不同的路上。

我想表达的观点是,无论你多么努力、无论你多么优秀,走到哪里,仍然会有质疑。

如果你当过流量明星,微博上永远有着几十万条谩骂与诋毁,也许就能习惯这种状态。当然也有些心态差的明星因为舆论、质疑而精神崩溃、抑郁、甚至自杀。

见不得别人过的比自己好的人太多了,他们总是喜欢在一些小事上寻找优越感。

要想打破偏见,只能让自己变强,达到和常人不同的境界,拉开维度,超乎他人的理解,这样就不会再引起嫉妒。因为嫉妒,是在大家的水平仍能在同一水平的前提下才会产生的。在这一点上,李小龙就做得很好。他不仅强大,而且超乎意料的强大。在他膨胀的自信之下,甚至让人不敢产生一丝嫉妒的情绪。

在公司里,小张懂一点儿跑步,并且常以公司的运动员自居。看见同事小李最近经常在朋友圈发跑步记录打卡,就开始询问小李为什么跑步。然后以过来人的身份指指点点,最后告诉小李不适合跑步。

这种人确实令人生厌,实际上他只是害怕别人超过他。因为在他的观念里,一旦承认别人优秀,就代表自己不如别人,这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。

凡事都有两面性,有些人的嫉妒会产生动力。就像赌气似的拼命逼迫自己追赶别人。

有些人被嫉妒,也会产生动力,强迫自己变得更强而赢得别人衷心的尊重。

不争则又是另一种境界。实际上,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生气、愤怒、大发雷霆。当你开始生气时,你已经朝输的方向迈了第一步。这个结果恰恰是嫉妒你的人最想看到的。

被嫉妒是一件好事,因为你有别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东西。

特别喜欢《一代宗师》里宫羽田的那几句话:

你的脾气啊,就是爹年轻的时候。眼睛里只有胜负,没有人情世故。人要往远看,过了山,眼界就开阔了。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,见不得人高明,是没有容人之心,咱们宫家的门槛高,但是不出小人。

你优秀是你的事。

别人承不承认你优秀,是别人的事。

但是,你在不在乎别人承不承认你的优秀,仍是你的事。

优秀到极致,无非就是懂得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。


你好,我是 卢振千,一名软件工程师。欢迎你来到我的网站。